快板的发展经历:
“数来宝”艺人的这类说法多有推今及古的色彩,只可聊备一说。“数来宝”见诸文字记载相当晚。《北平指南》说:“数来宝”,昔日名曰“善人知”,衣裳整破均 有,供奉朱洪武,手持竹板,亦有持牛骨者。收养门徒,按户索说讨钱。天桥等处很多,有依此为艺,设场演述者。“数来宝”已经由乞讨时的演唱活动变为“撂地”卖艺。佚名《都门竹枝词》说:人情总好奇,新闻诌出解人颐。一群人聚如蜂拥,围着狂呼一气儿。“数来宝”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:一是沿街乞讨演唱,二是“撂地”卖艺,三是舞台演出。
旧时北京天桥有“数来宝”场子,但不固定。皆因“数来宝”挣钱不多,出语粗俗,不大容易招来观众,场主不愿租给“数来宝”艺人。他们见哪里有空地,就在哪里说,久而久之,也占一席之地。天桥“数来宝”艺人中较出名的有小海和曹麻子。云游客《江湖丛谈》载云:“小海是久占天桥,至远到隆福寺、护国寺、土地庙赶个庙会,从不出北平的。曹麻子是专走外穴,北平要不挣钱,就往各村镇去赶集场、庙会。天桥虽然还有些个说数来宝的,但是艺术不强,比不上小海、曹麻子,亦没有人注意。”目前在天津出现比较多。